本文转自:人民网-甘肃频道
人民网记者 邵兰
天水市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水河畔,当地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武山县坚持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广袤乡村是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定点帮扶武山县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切实履行金融央企责任,围绕武山县情实际和发展需求,聚焦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挖掘帮扶资源、拓展帮扶渠道、创新帮扶模式,推动定点帮扶工作走深落实,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引“金融活水”浸润“三农”沃土
为确保帮扶精准到位,邮储银行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把金钥匙,积极调研走访武山县中小型企业、合作社等,通过实地查看、与群众座谈交流等方式,准确掌握武山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全产业链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短板,针对亟待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精准谋划制定具体帮扶措施。
黑池殿村现代化智能控温冬暖大棚。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供图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黑池殿村坐落于秦岭北麓,在这里,曾经的基础设施薄弱、冬暖棚闲置率高等问题,正被一步步破解。
2024年,邮储银行在当地投入200万元定点帮扶资金,以“乡镇自筹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的出资模式和“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流转租用农户闲置土地,在黑池殿村原有夯土式单边冬暖大棚的基础上,改建25座现代化智能控温冬暖大棚,并配备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滴灌等设备,盘活沉寂的闲置土地。2024年底,黑池殿村村集体通过种植和经营(大棚承包)收入23万元。
以“路畅业兴”绘就和美画卷
农村公路是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武山县榆盘镇鲁班村半下组至四湾村产业路沿线耕地与旅游资源丰富,但因资金短缺,该路段长期未硬化,既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2024年,邮储银行在武山县投入定点帮扶资金700万元,实施重点项目8个,其中就包括助力打通鲁班村产业道路环线。该产业道路硬化后将惠及四湾、鲁班村1000亩高标准农田,沿线1500余亩耕地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有效提升周边群众出行的便捷度。同时,推动鲁班山-水帘洞大景区环线形成闭环,串联起鲁班山、水帘洞等“榆盘十景”文旅资源,当地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雏形显现。
“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帮扶成效的有力抓手,通过多维度、近距离调研,详细了解各乡镇在重点产业发展中亟待支持的金融需求,通过实施相关项目,不仅能够更好地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还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邮储银行委派挂职武山县副县长的麦国泉介绍。
融“乡土情怀”打造金字招牌
“山上邮礼”是武山县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深圳报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新打造的独具武山特色和代表性的帮扶品牌。“山上邮礼”立足武山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资源禀赋,依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武山县分公司的物流网络优势与“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深度整合当地优势资源,将具有地域特色与市场潜力的农产品纳入“山上邮礼”产品体系,助力武山好物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品牌赋能助农”的目标。
“山上邮礼”产品展示。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供图
今年5月,在邮储银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武山县作为唯一一个以县区为单位的参展方,精彩亮相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会期间,武山县通过舞台展演、产品展示、现场推介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当地特色农产品以及文旅资源。
此次参展不仅让“十有武山”“山上邮礼”区域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更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通过文博会平台,武山的农产品、文旅资源和帮扶成果得以立体呈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麦国泉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中表示。
让产业根基更牢、乡村颜值更高、品牌名片更亮——未来,邮储银行将持续聚焦“五大振兴”,以“产业+消费+金融”全链条帮扶模式为抓手,将定点帮扶的“责任田”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田”。
广源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